学院概况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计划总结

信息工程学院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12-25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贯彻落实两个议事规则,本年度召开党委会11次,党政联席会议36次。坚持以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为重要抓手,对照“五个到位”和“七个有力”的建设标准,构架“1347”标杆院系建设方案,全力建设“样板支部”,通信系教工党支部已被推荐参加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评选。“党建引领 数字驱动 协同共享 提质增效”为方针,聚焦党建业务双融合,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全年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20次,其中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体研学16次,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讲授6次专题党课,开展“下基层”调研48次,开展谈心谈话6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6篇,完成整改清单7项推动党建“一融双高”发展。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为重要目标,持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宣教月活动,修订学院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学院党委书记讲授党风廉政教育专题党课2次,纪委书记讲党风廉政教育专题党课1次,完成校党委巡察组对学院党委的巡察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巩固深化“师生结对·支部共建”和“教工党支部联系学生班级”等特色党建工作,25个支部实现双向结对全覆盖,结对支部共开展活动50余次,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4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401人次、发展对象189人次党员集中轮训698人次,发展党员175人,其中发展高知青年教师党员1人,推动学院党建工作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二、行政管理与安全工作

制定修订学院规章制度9项,建立健全管理人员例会制度,推动机关各科室间在业务工作上协同,在信息、资源上共享,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组织师生参加电信防诈、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培训21次,开展安全检查19次,进行安全演练2次,开展了老旧设备和废弃家具集中报废2次,合计41.9万元。完成学院离任主要领导的审计整改工作。积极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李政颖教授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学院工会在“弘扬理工精神,唱响奋进旋律”合唱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赵宁老师在“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 奋力谱写团结发展新篇章”教职工粉笔字板书比赛中荣获三等奖。落实“六访六促”行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出访69次,签订社会捐赠协议8项,协议金额合计890.8万元。

三、本科教学工作

课程建设成绩显著。“通信原理”获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现代检测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获省级线上一流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获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微波技术与天线”“量子力学”2门课程获校级理工金课;“信号与系统”等5门课程获院级理工金课;14门课程35个课堂通过校级“课程思政”项目验收,其中3门课程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个课堂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教学研究再创新高。获批教研项目13项,其中校级重点项目4项;获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2篇。获第三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优秀组织奖,1名教师在第三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上获校一等奖、2名获校二等奖;2名教师在第七届全国电子信息类青教赛中获华中区二等奖,5名获三等奖;1名实验人员在第十届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名实验人员第二届“余姚杯”中国高校机器人实验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

学生创新成绩斐然。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与专业相关的学生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3项,国家级二等奖30项,国家级三等奖28项,省级一等奖13项,省级二等奖59项,省级三等奖53项。其中,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9项,国家级三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6项,国家级三等奖7项;“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3项,国家级三等奖6项。

圆满完成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各项工作。

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试点改革和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新增校级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2门;顺利结题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1项、研究生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4项、教学案例教学库建设项目1项;新增校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新增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组织完成了2023年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共招录225名硕士研究生,招录博士32人(含5名提前攻博2名直博生);完成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选拔接收工作,共接收56名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6名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组织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学位授予、评定书整理核查送档工作——2023年夏季毕业研究生有243人完成授位;2023年秋季有10位硕士、2位博士完成授位;2023年冬季有3名硕士、1名博士通过学院分学位委员会,在2023年授位的研究生学术成果中,SCI收录57篇,EI收录145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4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81项。2021-2022学年我院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2篇,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新增博导12人,新增硕导6人,同时顺利完成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年度招生资格的审核工作;积极开展国际联合培养(博士)兼职导师和工程硕博士兼职导师的遴选报送工作;面向全体导师开展师德师风和业务技能上的培训。积极推进减少同等学力博士学位申请人存量的工作,经学位申请人本人确认反馈,拟终止44名同等学力博士申请人在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五、科研工作

2023年在科学研究方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湖北省“晨光托举工程”项目3项;武汉市“曙光计划”项目2项、校自主创新项目1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项、校级科技成果奖励一等奖2项、申报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新建校企科技合作平台1个,科技成果转化18项;科研总经费到款3671.9万元(截2023年12月21日)。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2项;承办高端国际(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学术会议或研讨会1次;同时,继续做好了“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器网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制造智能与信息处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工作,完成了实验室的年度评估工作。完成学院保密要害部位的申报审批工作,配合保密办及科发院完成学校的各级保密检查工作。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保密制度,做好涉密科技项目的保密工作。组织完成学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培训工作,协助完成科发院关于横向科技项目法律风险与防范的宣贯工作。

六、队伍建设工作

按照学校人才人事工作的要求,学院全力推进人事人才工作的标志性成果,刘泉教授受聘学科首席教授,续聘国家级人才吴志鹏教授王一鸣获批“楚天学者”,王球、叶勋获批“武汉英才”,刘晓获批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李政颖获批校级青拔第一层次,祖浩然、马力、孟伟、黄俊及李家普6名老师获批校级青拔第二层次。推荐李政颖教授申报CJ特聘学者,推荐徐文君教授申报CJ青年学者。学院成功承办了第七届“武汉理工大学青年学者论坛信息学院分论坛”,积极做好青年学者的引进工作,全年有6位青年学者通过学校评议,报到青年学者4位。做好青年教师国际化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完成4名教师公派出国申请,7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完成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推荐刘佩、马力评聘副教授,程鑫、孟伟评聘教授。圆满完成了学校人事处交办的各项日常工作。

七、学生工作

以学生党建为引领,以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强化质量党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信’光璀璨 学‘习’有声”等教育实践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学生工作重心下移,完成招生就业等重点工作。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加强困难学生帮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确保无安全责任事件。抓住成长成才主线,46个团支部、54个学生班级、641名学生获得校级表彰;开展“人人卓越”活动,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比赛获省级、国家级奖励735人次;第二十届校运动会中获“优秀啦啦队”等3项奖励2023年度阳光体育运动中获团体总分第三名3项奖励学院团委在学校第九届“奉献杯”志愿服务文化节获“优胜杯”、第二十三届“创新杯”科技文化节获“进取杯”、第二十三届“金秋杯”艺术文化节获“进取杯”,获评校优秀基层团委、校优秀学生会,获评湖北省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学院社会实践队获评湖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实践团队;任珂获评湖北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栾凤凯入选湖北省第九届“长江学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获6项社会资助共759.8万元,持续落实“烽火班”人才联合培养项目。2023届研究生录取率54.14%,目前2023届本科生就业率94.09%,研究生就业率98.82%。

以队伍建设为根本,落实“新时代领航计划”。2023年获批校思政专项等各类项目4项。张林获评校优秀基层团委书记,潘星获评校优秀辅导员标兵,陈昆、邹星获评校优秀班主任。

八、国际交流与信息化工作

全年有79名师生在非本校举办的国际会议中作报告,邀请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多伦多大学Sajeev John教授为我院师生讲学,参与举办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湖北)和2023年第六届ICIDM国际创新设计与制造学术会议,教师获国际学术荣誉称号、海外荣誉学衔3项,学生国际竞赛获奖42项。

按时按期、保质保量地顺利建成院长驾驶舱,并进行更新迭代20余次,推动了学院各个部门在数据上的互通互联、共建共享。刘佳宜副教授的“工业互联网及其应用”在怀进鹏部长主持的教育部数字化现场推进会上作为样板课程进行展示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关注报道。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校长助理”,完成工作周报填写学院重点工作达70余条,有力实现了数据驱动的扁平化、精准化、透明化,有序推动了学院治理向规范、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