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院治理体系建设,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二、主要工作思路
以贯彻落实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和后续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各项工作。
三、工作计划与具体措施
1、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慎终如始落实好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以基层党建“示范创建”为抓手夯实党支部建设,力争培育1个校级“党建工作标杆支部”和1个省级“党建工作标杆支部”,继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做好党员发展的工作,培养1名青年高知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名青年高知,低年级党员发展比率达30%;认真开展特色党建活动,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抓好机关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2、行政管理与安全工作
继续抓好财务、资产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办事流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刻将安全记在心上,将责任扛在肩上、将业务抓在手上,为教学科研管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更加浓厚的安全氛围、奠定更加稳固的安全基础。继续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扬教工主人翁精神,组织参与、筹划准备更多满足教工美好生活需要的文体活动,全力促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本科教学工作
按照学校“十四五”建设目标和要求,以“四金”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530行动”计划的全面落实,做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验收、工程教育认证以及本科专业审核评估相关工作。对标学校“十四五”本科教育教学核心指标,力争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出版规划教材6部、申报科技创新类课程25门。努力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参与国际化交流与学习的比例。继续做好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工作,加快推进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工程的专业认证申报准备工作,并以此为基础,配合学校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严格执行中央教育改革专项、实验室条件建设、虚拟实验平台等各项本科教学经费。认真做好省级以上实习实训基地的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做好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研究改革与创新、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反馈及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继续组织好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加强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等各项工作,做好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做到无教学事故,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4、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2023年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制定学科提升实施计划,进一步做好课程改革和各项课程建设的申报工作;加强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做好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审查工作;认真抓好研究生论文质量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研究生夏季、秋季、冬季学位授予工作,做好校级优秀硕士、博士论文的评选工作;做好研究生新生的入学教育,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工作的内涵发展;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学术诚信教育;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的招生宣传与咨询工作,免试研究生的接收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重点关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正式接收之前的预备遴选及举办推免夏令营工作;加强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评估工作。
5、科学研究工作
力争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以上,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以上,重大横向项目2-3项,科研经费达到6000万元以上;力争申报省部级科技奖1项,技术交易合同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获专利授权25项以上,转化或应用专利8-10项;新建校企合作平台1-2个,承办高端国际(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学术会议或研讨会1-2次;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科研合作和访问交流20-25人次。
6、队伍建设工作
2023年是学校“十四五”关键之年,按照学校人才人事工作的要求,学院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力推进人事人才各项工作的标志性成果的落实。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实现学院在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培育工作的新突破,力争新增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2人。举办第七届“武汉理工大学青年学者论坛信息学院分论坛”,积极做好青年学者的引进工作,力争全年引进优秀青年教师6-8名;做好青年教师国际化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全年完成2名教师国际化能力培养,4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学校人事处交办的其它各项日常工作。
7、学生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新时代领航计划”为统领,巩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结合学工部最新要求,积极做好各项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学生工作有序开展;探索实践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党建引领思想,以科创提升能力的融合式教育;持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选配和建设工作,发掘学生群体中的优秀榜样。
8、国际交流与信息化工作
全面加强留学生和国际交流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继续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提升学院教育国际化水平与知名度。
优化信息化资源配置,按照谁发布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持续强化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细化信息搜集整合发布的体制机制、流程规程,推动管理服务信息化数字化转型。